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?

屈光不正的含义

屈光不正是一个眼科术语,指的是眼睛在不使用调节时,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,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,而是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。这种情况通常包括近视、远视和散光三种类型。

屈光不正的成因

屈光不正的成因多种多样,其中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此外,不合理的用眼习惯也会导致屈光不正。例如,儿童在生长发育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,如看书、写字姿势不正确,或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,或者长时间看书、走路或坐车时阅读,都可能导致眼睛过度疲劳,从而促成屈光不正。

屈光不正的表现

屈光不正的症状可能包括视力模糊、眼疲劳、看东西有重影、视物变形等。不同类型的屈光不正有不同的表现,例如近视会导致远距离视物模糊,而近距离视物清晰;远视则会使近处视物模糊,不能聚焦物体;散光则可能导致视力下降,尤其是在看特定距离的物体时可能出现头痛、眼疲劳和视物模糊。

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

对于屈光不正的矫正,通常可以通过配戴眼镜、隐形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等方式来改善视力。在某些情况下,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矫正屈光不正,如角膜上的半飞秒手术和全飞秒手术,或者眼内的手术将隐形眼镜片植入眼内。

屈光不正的预防

为了预防屈光不正的加重,需要注意正确的用眼习惯,避免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,定期进行眼部检查,并保持均衡的饮食,多摄入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。

总的来说,屈光不正是一个涵盖近视、远视和散光等视力问题的广泛概念,其成因复杂,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。通过适当的矫正措施和良好的用眼习惯,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屈光不正带来的视力问题。


0311-87338028
159311712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