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架调整与参数测量阶段
镜框整形:调整镜架,使镜眼距离保持在12 - 14mm,前倾角度为10 - 12°,保证佩戴的舒适度和稳定性。
单眼瞳高测量:
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相对坐着,视线保持同一水平。
检查者右手拿记号笔,闭右眼,睁左眼,左手拿笔式电筒放在左眼的下眼睑下面,令被检查者看检查者的左眼,根据被检查者的瞳孔中心反光在眼镜的样片上用十字线标出瞳距,十字线的交叉点到镜框下内缘的垂直距离就是被检查者右眼瞳高。
检查者右手拿记号笔,闭左眼,睁右眼,左手拿笔式电筒放在右眼的下眼睑下面,令被检查者看检查者的右眼,根据被检查者的瞳孔中心反光在眼镜的样片上用十字线标出瞳距,十字线的交叉点到镜框下内缘的垂直距离就是被检查者左眼瞳高。
渐进片测量参数确定:综合前面测量的数据,确定渐进镜片的各项参数。
镜片制作阶段
通过对镜片子午线进行优化设计,灵活地控制子午线上的光焦度变化速率,从而控制镜片的像散分布。一些技术可以将最大像散控制在90%加光度以内,以满足眼镜佩戴者个性化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