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验光仪验老视的方法
前期准备
综合验光仪是包括电脑验光仪、牛眼、投影、升降台、调节椅等在内的综合仪器。验光前需进行雾视,让顾客眼睛处于放松状态,此时度数会更接近正常水平。具体操作是置入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验光结果,使双眼同时处于开放状态,出示0.2视标,调整球镜至双眼刚好识别0.2视标,然后双眼同时减负度数或加正度数(0.25D一档),当视标模糊时,让双眼努力分辨视标3 - 5分钟,直至无法看清。
精确远用屈光度数
可使用尼康SPEED - Y - K型电脑验光仪进行客观验光,再用德国RODERNSTOCK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观验光,从而获得准确的远用屈光度数。同时,要准确验光并完全矫正近视、散光。
测量初步近用附加度数
测量调节幅度(AMP)
推进法:被测者双眼配戴完全矫正的屈光不正度数的眼镜或试戴镜,或综合验光后,摆放好阅读卡并提供合适的照明。遮盖非测试眼,请被测者注视视标(近距最好视力的上一行视标),并保持视标的清晰,缓慢将视标移近被测者,直至被测者报告出现视标模糊,此时测量视标卡离眼镜平面的距离,换算成屈光度。之后遮盖已测眼,用同样方法测量另一眼。
负镜法:遮盖非测试眼,请被测者注视视标(近距最好视力的上一行视标),并保持视标的清晰,使被检查者为了维持视标清晰而增加眼的调节力,进而测量出调节幅度。根据调节幅度数据可大致推知不同年龄组所需的阅读附加的范围。
试验性阅读镜附加
根据调节幅度的测量结果,或依据年龄、原屈光不正度数和阅读距离,进行试验性加阅读镜度数。双眼同时添加,让被测者对阅读卡进行阅读,根据清晰或舒适与否,增加或减少阅读附加度数,直至清晰和舒适。
合性交叉柱镜(FCC)
利用交叉柱镜,在双眼融像的条件下,检测一定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,即调节滞后或调节超前。FCC的注视视标为两组相互垂直的直线,位于近距。在被检眼前加上±0.50D的交叉圆柱镜,置负柱镜的轴位在90°,视网膜上的像会从原来的一个焦点变成两条互相垂直的焦线,水平焦线在前面0.50D,垂直焦线在后面0.50D。当被检者注视眼前视标时,如果调节反应等于调节刺激,最小弥散斑落在视网膜上,则看到水平和垂直的两组线条一样清晰;若调节能力不足,最小弥散光圈在视网膜后,会感觉横线比竖线清晰,这时逐渐在被检眼前增加正镜,使整个光锥前移,直至最小弥散光圈聚集在视网膜上,被检者报告“横竖一样清了”,所加的正镜就是所需的初步近用附加。
负相对调节(NRA)/正相对调节(PRA)
在辐辏相对稳定状态下,双眼同时增减调节的能力。将近距注视卡放在40厘米处,保证照明良好,调整好近距瞳距,确认双眼均无遮盖,指导被测者注视近距阅读卡上比最佳视力上一行或两行的视标。先做NRA,即双眼同时增加正镜片(以0.25D为增率)直至被测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模糊,记录增加的正度数总量。然后将综合验光仪中的度数重新调整到原先度数,确认视标清晰后开始做PRA,即双眼同时增加负镜片(以 - 0.25D为增率)直至被测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模糊,记录增加的负度数总量。
精确阅读附加度数
在试验性附加的基础上,进行NRA/PRA检测,将NRA和PRA检测结果相加后除以2,其结果加入原试验性附加,得到更精确的阅读附加度数。
确定最终度数及处方
调整度数
以上测量是在标准阅读距离(40厘米)进行的,此时需根据被测者的身高和阅读习惯距离移动阅读卡,对阅读附加进行相应的补偿调整,如增加0.25D或增加 - 0.25D等。
试镜架试戴和评价
让被测者佩戴试镜架进行试戴,感受视觉效果和舒适度,并根据其反馈进行评价和进一步调整。
开出处方
最终开出处方,应包括远距处方和阅读附加。